2009年4月23日星期四

团结

昨天忙里偷闲,去听了一场讲座,
题目是《新政治,种族政策》,主讲人有前霹雳大臣尼查、资深评论员李万千和唐南发。

整场讲座,我都不知道在讲什么…
但是听了又觉得有点懂…

曾经何时,我能够了解这类的课题,也许太久没有听这种讲座、也许太久没有去跟进时事,都在忙那些有的没的,连自己在做什么都不知道。

讲座里,最能了解的还是唐南发讲的,也许是以前是他的学生…

他提起,我们不应该歧视那些不会讲华语的华人,试想想如果我们只会讲华语,进了一个英文源流的社群,那种感觉就是被人歧视的不会华语的华人。

我在想,如果一个社会,要达到真正的团结,应该要怎么办?
马来西亚是多元种族的国家,大家都有彼此的母语、文化,那么我们应该要以什么语言作为我们沟通的媒介语呢?
最理想的是,大家彼此都学习四种语言,马来文、华文、淡米尔文和英文,因为大家都了解彼此的母语。当然,如果能够学习原著民的语言,会更好。

可是大家愿意吗?

如果选择一种语言作为官方语言,那又如何取决哪个语言?
英文的确是一个较好的选择,那么到时候马来西亚就变成了英文源流的国家,大家愿意吗?

再说,语言是不是促进国民团结的重要因素?
然而我觉得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,然而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教育。

在台湾、日本、韩国、中国、美国、英国等等,比较先进的国家,他们国家人民都是接受国民教育,多数公民都是进入国民学校求学。
在我国,小学已经分为三种源流的学校,中学可说是有两种源流的学校,所以国民可以选择进入哪个源流的学校。

这是问题吗?

并不是,问题就在于国家的教育。

先进国家的教育希望人民能够有独立思考,希望人民可以接受高水准的教育。
然而在马来西亚往往就是要人民乖乖听话,限制性教育…这种教育能够让人民进步吗?别说知识的应用,就连人的礼仪也无法健全的学习。

所以很多时候语言和教育是促进国民团结的重要因素,往往很多人忽略了教育这一块。他们以为经济就是一切,什么都讲利益。

我们的生活就只有利益斗争吗?

我不知道,
写完。



没有评论: